——2014年1月9日在365bet平台怎么样_中国的365体育投注_网彩365平台下载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
365bet平台怎么样_中国的365体育投注_网彩365平台下载代市长 孟凡利
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一、2013年工作回顾
过去的一年,在中共365bet平台怎么样_中国的365体育投注_网彩365平台下载委的正确领导下,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、省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,出台实施一批综合性和专项性政策措施,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,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。预计,全市生产总值5613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.2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7.2亿元,可比口径增长12.6%;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2930元和14761元,分别增长9.6%和11%;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1.8%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(一)强化稳增长措施,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。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,更加注重扩消费、促投资、稳外需的协同发力,更加注重激发区域发展活力。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,加快推进30个重大商贸项目,新建一批便民商贸设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3亿元,增长13.1%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,年交易额增长34%。着力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,加快建设200个市级重点项目,青烟威荣城际铁路、龙烟铁路、新机场、烟台港西港区、海阳核电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,潍莱高速铁路列入全省快速铁路建设规划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25亿元,增长20.1%。千方百计扭转外贸下滑局面,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5%,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5%,进出口总额493亿美元,增长3.1%。实际使用外资16亿美元,增长13.5%。现代汽车研发中心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外资研发机构,台湾鸿海集团10个新合作项目陆续投产。境外投资3.6亿美元,增长33.3%。新缔结2个国际友好城市。全力推动区域经济崛起,东部新区加快建设,“海洋经济发展中心”主体封顶,16横21纵路网工程全线推进,产业招商初见成效。莱州湾、丁字湾、龙口湾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快速建设,长岛获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公园。我市在全省蓝色经济区绩效考核中获第二名,莱州市在全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绩效考核中获第一名。烟台开发区连续第6年进入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价前六强,高新区进入科技部创新型特色园区创建试点,保税港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保税港区平均水平,招远开发区加快转型、提质发展,7个省级开发区实现进位发展,其中龙口开发区居省级开发区排名首位。促进县域经济创新跨越,扩权强镇改革取得新进展。
(二)加快“转调创”步伐,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,万华、张裕工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建设,800多个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。5个传统优势产业、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2%和20%,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.4万亿元,利税、利润分别增长12%和11.8%,形成了5个千亿规模产业、3个千亿规模产品集群、1个千亿规模企业、16个百亿规模企业。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,大力推进5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。全年接待游客5043万人次,第四次荣获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。成功举办各类会展142个,第十四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实行市场化运作,荣获全国优秀会展城市奖。新增金融机构5家、小额贷款公司3家、创投企业5家。本外币存款余额6021亿元,增长13.8%。6家企业分别在A股市场过会或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,上市公司再融资21.5亿元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.86亿吨、集装箱吞吐量215万标箱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.4个百分点。创新发展现代农业,发放涉农补贴3.6亿元,农业生产再获丰收。蓬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晋升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。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。全社会水利投入创历史最高水平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,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、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5家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达到40%。新增1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、34件着名商标、43个山东名牌和山东服务名牌。引进各类人才3万人,聘请11名政府科技顾问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、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、省科学技术奖43项、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。第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。启动“财税质量三年提升计划”,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提高3.7个百分点。
(三)实施重点领域改革,发展活力不断增强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、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《决定》、《意见》,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我市改革意见。开展第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取消、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86项,总量减少40.5%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,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,市管企业资产突破1200亿元,增长15%。鼓励投资创业,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增长19.3%。开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,实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,5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,基本药物制度覆盖80%以上的村卫生室。实施食品药品工商质监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。
(四)推进新型城镇化,城乡统筹步伐明显加快。出台实施城镇化发展纲要,探索具有胶东特色的功能区带动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。编制各类发展规划110多项。524项城建重点工程启动建设,开展48个区片和233个城中(郊)村改造,实施一批城乡道路、停车场、公交场站和过街天桥建设改造工程。中心城区实现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服务全覆盖。启动建设5项污水、垃圾处理工程。完成88项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。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文明乡村创建工作,建设农村新型社区156个,完成800个村庄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任务,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137公里。我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,昆嵛山保护区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。开展“蓝天白云”行动,实施河道及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,推进78项大气和81项水污染减排工程,新投用238辆环保型公交车,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0%。在经济总量取得突破的同时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。在《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》中我市列100座测评城市第五位。
(五)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公共财政预算民生支出增长15%。各级政府承诺的为民服务实事全部完成。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3.3万人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医保财政补助、城乡低保、农村五保和孤儿供养、最低工资、失业金领取标准进一步提高。启动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。为709名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救助,为4.3万名小学生实施龋病预防干预。完成223项库区村民生工程。发放救助款物2.38亿元,慈善义工发展到3.7万人。11处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。筹建保障房4028套,完成棚户区改造2.58万户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,开工建设133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,义务教育段学校学生免费校服覆盖面达到83%、6个县市区开展了免费午餐试点。新增养老机构24处、床位5600张,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6处,65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待遇。新建、改扩建烈士纪念设施10处。成功举办第二届烟台文化艺术节,圆满完成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承办任务,4件群众文化作品荣获“群星奖”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入选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。“四德工程”在全国推广,刁娜入选第四届“全国道德模范”。“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”试点工作通过验收,成功举办365bet平台怎么样_中国的365体育投注_网彩365平台下载第八届运动会,我市体育健儿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荣获24.5枚金牌,创历届全运会之最。国防动员、民兵预备役、人民防空和双拥共建工作有序开展,人口计生、老龄、妇女、儿童、残疾人、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,统计、史志、档案、仲裁、新闻出版、广播电视、民族宗教、气象、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绩。开展平安烟台、法治烟台、和谐烟台“三城联创”,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,信访、综治工作扎实有效,连续第六次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,在“2013年度中国最安全城市”评比中列第五位。
365bet平台怎么样_中国的365体育投注_网彩365平台下载
各位代表,过去的一年,各级面对新形势、新变化,积极主动采取应对措施,深处着力、精准发力,进一步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。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,连续出台培育发展市场主体23条、服务业21条、旅游业20条、金融业26条、电子商务27条、健康服务业16条、养老产业18条以及创新园区发展21条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42条等政策措施,动员各方面抓产业促发展,分工推进对外开放各项具体工作,进一步推动了市场主体的增量提升、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、对外经贸的优化升级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改进创新。抓住国内外大企业转型升级的机遇,筛选一批央企、省企、外企、民企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,集中开展“大走访”活动,跟踪落实香港山东周等重大经贸活动达成的协议项目。面对企业发展遇到的困境,在行政审批、融资担保、鼓励出口、刺激消费、税费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,集中64个窗口开展“一站式”通关服务,分别安排1.5亿元和1.8亿元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、扶持外经贸提升发展,组织1万多户企业实施“营改增”改革试点,循环发放企业信贷周转金8亿元,对2.6万户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,减轻企业负担40多亿元。围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严格执行中央、省、市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,修订出台政府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,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、治理“庸懒散”等活动。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,市级会议费和“三公”经费下降22.7%。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,纠正不正之风,惩治腐败行为。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、决定,主动加强与市政协联系,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,办复市人大代表建议86件、政协提案599件。有效组织了“我为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建言献策暨2014年‘为民服务实事’征集活动”,广泛听取民意、了解民愿、集中民智,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各位代表,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、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学决策、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市人大、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、支持参与的结果,是广大干部职工和全市人民真抓实干、共同努力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全市人民,向市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,向中央省属驻烟单位、驻烟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,向老领导、老同志,向所有关心支持烟台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当前,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,政府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。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,外需仍然不足,内需增长乏力;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任务艰巨,服务业快速发展需要付出很大努力;资金配置不尽合理,融资渠道还不够多;市场主体成长不够快、活力不够足;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,环境治理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;城乡及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;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差距;少数工作人员作风漂浮,等等。这些问题都必须尽快加以解决。
二、2014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
今年改革与发展的任务重大而艰巨。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要求,紧紧围绕“一个率先、三个坐标、三个跨越”的奋斗目标,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坚持稳中求进、改革创新,积极推动工作指导重大转变,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,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,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,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,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,开创城乡建设新局面,促进社会建设新进步,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、社会和谐稳定。
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.5%左右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.5%左右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%;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%,进出口增长6%左右;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%左右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5%以内;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.5%左右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.4‰以内;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任务。
实际工作中,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“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到前列”,“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起到领头雁作用”的新要求,牢牢把握“稳中求进、改革创新”的基本原则,切实转变观念,努力实现质量和效益切实得到提高的经济发展速度。
各位代表,新的一年,是烟台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。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,我们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,省委十届七次、八次全会,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战略部署,坚定不移推进新一轮改革,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,充分发挥改革对经济社会的牵引作用。今年是我市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三十周年,我们将依托三十年来积聚的开放经验、产业基础、资源优势和人才队伍,以国际的标准提升工作,以世界的眼光谋划未来,努力扩大招商领域、提高合作层次、完善开放体制,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。今年是我市重大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突破的一年,经过几届党委政府和全市上下的长期不懈努力,年内青烟威荣城际铁路、新机场将会竣工,烟台港西港区至淄博原油管道全线贯通,龙烟铁路开工建设控制性工程,海阳核电1、2号机组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高峰阶段,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全线推进,烟台发展的交通环境和支撑条件将实现历史性突破。我们坚信,只要全市上下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形成共促改革、共谋发展、共创和谐的强大合力,就一定能够创造科学发展的新辉煌!
三、2014年重点工作
(一)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。改革开放成就了烟台的昨天,影响着烟台的今天,决定着烟台的明天。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,以改革开放激发增长动力和发展活力。
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《决定》、《意见》,正确、准确、有序、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,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,力争较多领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前列。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,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,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机制,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。实行统一市场准入制度,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,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。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,加快公用公益事业价格改革。围绕转变政府职能,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强化公共服务,优化政府组织机构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稳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,加强预算支出管理。围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,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,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和农村产权制度,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,深化户籍制度和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,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,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,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。围绕推进社会事业创新发展,进一步深化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就业、分配、社会保障等各领域改革。
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。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,树立“大开放”理念,着力推进“五个国际化”,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。大力推进产业国际化。着眼国际市场进行产业定位、产业招商和产业链延伸,建立更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。继续深入开展“大走访”活动,强化与海内外大企业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,推动在谈项目及早落地。积极引进外资参与产业转型升级,拓展利用外资新领域,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,提高工业、农业利用外资水平。大力推进市场国际化。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,推行价值链升级导向的对外贸易。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,引导企业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,支持企业以新技术、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。扩大资源能源、先进材料及技术设备和高品质消费品进口。完善“大通关”综合服务。积极发展服务贸易,争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和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。大力推进企业国际化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或发行债券。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全球布局产业链,开展绿地投资、并购投资,实施国际研发合作,建立全球营销网络,打造源自烟台的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。支持企业以外贸的理念和标准发展内贸,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。大力推进园区国际化。积极引导境内外资本参与园区建设,支持园区进行跨国合作,开展省级以上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,探索建设行政审批“零收费”园区,建立“飞地”园区机制,促进园区进位升级。鼓励烟台开发区在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中走在全省全国开发区前列,支持高新区打造科技引擎和创新高地,推动保税港区争取自由贸易等试点政策,促进招远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,激励各类园区健康快速发展。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。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,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搭建开放平台,抓住担任东亚经济推进机构主席城市机遇加深区域交流,进一步拓展与日韩两国、港台两地、欧美两洲及其他重点区域的合作深度和广度。增辟国际客货运航线,推进中韩铁路轮渡项目,促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。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。大力推动中国农业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在我市合作办学。规划建设国际化居住社区、教育医疗机构和城市综合服务体系,营造稳定、透明、公平和舒适方便的外商投资及生活环境。
(二)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。经济转型升级是事关烟台前途命运的一场硬仗。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方向,积极推动三次产业结构由“二三一”向“三二一”转变,加快构建富有烟台特色、充满创新活力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我市农业特色鲜明,必须探索体现地域优势的农业现代化道路。巩固农业基础地位,使之与工业化、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相协调。坚持以“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”为目标,扩大水果、水产、蔬菜等产业优势,推进“粮安工程”和“放心粮油工程”,加强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,健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,保护和提升烟台苹果、烟台海参、龙口粉丝、莱阳梨等传统优势品牌,高标准打造精品葡萄酒主产区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。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,促进种子种苗产业规模化发展。培育家庭农场、专业大户、农民合作社、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,开展职业农民培训,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,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对县乡政府考核,用严谨的标准、严格的监督、严厉的处罚、严肃的问责,维护我市中国食品名城、绿色食品城的美誉。提升农机装备水平。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和规模。稳定土地承包关系,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,开展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。实施10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,发展节水灌溉35万亩,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万亩。
工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,创新发展的方向是做优做精传统产业、做大做强新兴产业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主导作用,坚持以“产业链延伸、价值链提升、供应链优化”为导向,深入实施“5510工程”、“8515工程”,推动机械、电子、食品、黄金、化工等传统优势制造业向精细工业转型,引导企业向以加工制造为基础的综合服务商转型。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,推进75个投资过3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和100个投资过亿元的技改项目建设,加快工业企业“退城进园”步伐,实现万华、张裕工业园新建生产线部分投产。化解工业产能过剩,探索建立远近统筹、标本兼治的产能进退衔接长效机制。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,组建物联网企业联盟,抓好一批重点企业和县市区“两化融合”试点。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,扶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生物技术、节能环保等产业快速发展,实施杰瑞页岩气压裂装备产业化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,打造聚氨酯基地、新型铝材产业示范基地、生物科技产业基地、海洋工程装备基地、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和低碳产业基地。
服务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,也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坚持以“发展提速、增长提质、比重提高、效益提升、水平提档”为目标,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平等进入服务业领域,重点培育高端服务业,突出抓好30个服务业重点园区、20条特色街、100个重点企业和200个重点项目。大力发展更具竞争优势的商贸流通业。繁荣城市商圈和中央商务区,加快形成以总部经济、传媒创意、商务服务为主题的楼宇群,推进建设10个大型商贸设施,新引进10个国际着名品牌。采取市场化模式办好会展活动。支持住宿和餐饮业健康发展。鼓励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。大力发展具有烟台特色的旅游业。抓住交通改善机遇,着力开发旅游产品,建设一批旅游项目,开展“智慧旅游年”活动,加强海内外市场营销,全面打造“山海仙境·葡萄酒城”的旅游品牌。大力发展体现区位优势和陆海空交通优势的现代物流业。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,逐步完善覆盖全市的便民物流网络。大力发展具有烟台特色的现代金融业。坚持以“做全门类、做强机构、做大规模、做好服务”为目标,加强金融生态建设,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,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,促进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。加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综合改革和转型发展,充分放大本地金融机构总部优势,积极推动设立和引进各类金融机构,有序推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试点。筹备设立海洋资产交易平台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、金融服务外包平台,探索发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,新设一批产业投资基金。加大债务融资力度,扩大债券发行规模。积极推动企业上市,支持已上市企业并购重组和集团整体上市,着力打造A股市场、新三板市场以及香港等境外市场上令人瞩目的烟台板块。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信息消费业和电子商务产业。加快建设烟台电子商务产业园,创建一批电子商务平台,引进发展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,鼓励企业和群众开设更多的网上商店。建立健全“12343”等民生服务体系。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健康服务业、养老产业。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健康和养老机构,打造全国一流的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式城市和养老产业典范城市。规划发展科研、文化、商务、教育、体育、对外贸易、人力资源、社区服务等各种行业的服务经济。构建扩大服务性消费的长效机制,提高消费支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。